close
託北斗東螺媽的福,

我家的饅頭上報了!


普渡拜澎湃 饅頭山上桌 

最後更新:2010 - 08 - 19   15:48:14
 
引用此網頁:
http://travel.libertytimes.com.tw/news/29326

〔 記者顏宏駿 / 北斗報導 〕

普渡好兄弟,民間習慣用速食麵、米粉、罐頭等物品,

但彰化縣北斗鎮東螺天后宮獨樹一格,除了採用上述

供品外,另採用 240 顆饅頭堆成一座「 饅頭山 」,

普渡祭儀結束,饅頭立即被信眾索取一空,大家爭相吃安。


饅頭山是北斗鎮東螺天后宮獨有的普渡特色,

廟方人員黃旗旺說,早年北斗鎮是中部地區

竹材的集散地,每逢作醮或中元普渡期間,

居民利用竹器做成供品架(一般稱為竹棧,台語讀塹),

供品架上鋪滿各式各樣的供品,其中以粿、米飯、豆干為主,

竹棧上頭插上招引幡,藉此吸引好兄弟前來享用。


黃旗旺指出,竹棧上的供品隨著時代的演進而變化,過去信眾習慣用粿或米飯,

但動輒 3 ~ 5 天的普渡季,這些供品容易餿掉,以前的人對此不以為意,認為好兄弟吃過,

東西壞了丟掉便是,但現今被視為浪費,於是廟方想出饅頭作供品,一天的普渡祭儀下來,

還不致於腐敗,普渡結束,大家還可爭相帶回家吃平安。


北斗鎮文史工作者謝瑞隆說,從供品就可以觀察民間世俗化的一面,

中元節表面上是普渡鬼道眾生,但是早年北斗街就出現民眾相互較量

供品富饒與否的奇特現象,北斗俗諺:

「宮口普肉山,西門普豆干,三角湧四大棧,東門、北門變無輪」,

即生動地描寫地方角頭相互較量供品特色的情況。


謝瑞隆表示,北斗鎮早年有五行八郊,這是各行各業的代表,

中元供品「澎湃」與否,成為各方衡量該行業今年有無賺錢的指標,

普渡儀式演變至今主要以宮廟或菜市場為主,大家仍免不了暗中較勁彼此的財力或人氣,

於是普渡的桌數、酬謝好兄弟的戲班、歌舞團也成為衡量「經濟實力」的另一指標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草莓饅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